你们好!你们已踏入大学的校园,开始人生崭新而又极为重要的一个新阶段。此时是不是充满期待?在这里,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大学生活,尤其是大一生活的一些规划吧。
高中时,把考取大学作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大学是自由的天堂”,仿佛是一个传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然而,一旦进入大学,面对新环境,你们又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大学,作为人生历程的一个新起点,并不是自由挥霍的开始。因此,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力求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大一时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其整个大学生涯。大一新生,思想上、生活上要学会自立。大学是真正独立生活的开始,相应的对自立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住集体宿舍、自己洗衣服……生活没了父母的照顾,一切都要靠自己。 学习上要变被动为主动。中学时代,学生们习惯了通过做作业来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大学则更多的靠自己。现在获取信息的方法多样化,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如何学,不能只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最主要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从行为上认同大学生的角色。
另外参加社团是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企事业单位也日益看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社团经历,尤其欣赏社团领袖人物。但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所以大一要学会区分主次,处理好学业和社团的关系,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又不具备充分的辨别能力,盲目的无意识地接受只会给生活带来诸多的干扰,所以要学会思考。
一、思考合理的知识储备。高考的紧张兴奋之后,接着是大学的恍惚。有些学生无所适从,于是逃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增多。大一开设的专业课不多,这个时间段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比如现在很多大型企业会把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大一的新生应充分利用时间,多掌握有用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思考正确的消费方式。80%的大学生还要靠依家里才能完成学业,应养成传统与现代理性融合的消费观念,坚持量入为出,勤俭节约。
三、思考何谓真正的爱情。作为成年人,学生们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爱”不仅是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更意味着承诺和责任。经济上没有独立,思想上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又能以“爱”的名义相守何时?没有基础的爱情只是海市蜃楼,切不可迷失自我。
四、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致使大学生要承受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也很大,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释放的理想空间,但网络成瘾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需理性对待。
大学三年,亦不过弹指一挥间,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从而为未来的生活打开一扇美好的窗,除了师长的指导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从入学初,就应该着手制定计划,在人生大目标的领导下,设立每个阶段的小目标,这样,才会踌躇满志地踏上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