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
2021级(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
专业类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600605
专业名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一、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的学生,并通过高考、分类招生考试达到学校录取标准。
二、学制、修业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3年,可5年内毕业。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桥隧及城市地铁施工等相关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就业行业及岗位群如表1所示:
表1人才培养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交通运输大类(60)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类 (0605) |
土木工程建筑业 (48)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 (4814) |
施工员 安全员 质量员 |
工程施工员 二级建造师 全国BIM技能等级证书 |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试验检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工程预算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现场施工指导、工程试验检测、工程监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制图与识图、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合同管理等知识;
3.掌握工程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性能与检验基本知识;
4.掌握城市轨道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及安全知识。
5.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的政策法规;
6.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监理、养护维修的理论知识。
7.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岗位工作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等的综合性知识。
(二)能力
1.具有工程测量、工程识图与绘制、建材试验检测等能力;
2.具备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常用专业软件的能力;
3.具备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其他测量工具,进行地形、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测量工作的能力;
4.具有识读设计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的能力;
5.具备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设计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的能力;
6.具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能力;
7.具备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并下达技术交底书的能力;
8.具备施工质量检查和评定,并对已完项目进行验工计价的能力;
9.具备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
10.具备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和保管的能力。
(三)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7.具有团结协作、爱岗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和协调意识。
8.具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六、课程设置原则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1.理论够用,重在实践
依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及培养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体化,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改变传统理实分离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实施 “做中学、学中做”,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学习与训练。课程理实比安排如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论(1:1)、工程测量(1:1)、建筑材料(1:1)、建筑CAD(纯实践)、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2:1)、桥涵工程施工技术(1:1)、施工组织与管理(1:1)、铁路轨道(1:1)、工程变形监测(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实训(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1:1)。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做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
2.线上、线下相结合
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在线上,通过365dx平台(TronClass)上传专业课相关优质视频、链接及课件供学生学习,并利用365dx平台(TronClass)的记录、考核、评价、管理工具,对学生线上学习专业课相关优质视频、连接及课件的情况,结合线下教学课堂的表现情况作为对学生平时考核评价的依据。其中名师大讲堂课程安排为:应用文写作(36学时),Office办公软件(72学时),军事理论(28学时),职业生涯规划(18学时);365dx平台(TronClass)课程安排为:城市轨道交通概论(16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识图(16学时)、工程测量(18学时)、建筑材料(18学时)、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1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18学时)、桥涵工程施工技术(18学时)、施工组织与管理(18学时)、铁路轨道(18学时)、工程变形监测(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实训(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8学时)。
3.适应当地经济发展,课程动态调整
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校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是学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以岗位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生产和经济发展为目的,每3年左右动态调整建设工程监理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学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4.1+X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主要针对国家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资格证,在课程设置中,根据建造师所需掌握内容,开设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测量》、《建设法规》、《建筑材料》等课程;根据造价师所需掌握内容,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实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根据监理工程师所需掌握内容,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等专业课程。
5.基于OBE教学理念
本专业在OBE“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下,根据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作为设置课程的原则,以工作岗位需求为教学导向,注重工学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法。培养学生具备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企业真正想要的能做事的人。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2:
表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职业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课程设置 |
施工员 |
1.编制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及人力、物力计划和机具、用具、设备计划; 2.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现场平面布局,安排、实施、创建文明工地; 3.如实记录施工日志,收集竣工资料,参加竣工验收工作; 4.做好技术复核、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会同相关人员进行复核和验收,并负责监督施工班组进行整改; 5. 负责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班组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检查和监督班组按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6.贯彻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文件,组织定期质量大检查,对有关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并处理质量事故; 7.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规范及图纸要求组织施工。 |
1.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2.具有识读施工图的能力; 3.具有识别常用工程材料特性的能力; 4.具有施工方案编制和施工管理的能力; 5.有一定的工程造价预算知识; 6.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 7.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或构造问题的能力; 8.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软件、AutoCAD等软件。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识图 工程测量 建筑材料 建设法规 建筑CAD 工程地质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与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 |
安全员 |
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巡查施工现场危险源,编制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组织施工现场应急救援。 |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行业现行法律法规,掌握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办法和技巧,掌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提前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
建设法规 施工组织与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 |
质量员 |
1.执行国家颁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部颁的有关技术规程,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 2 .负责组织各项质量检查,随时掌握各作业区内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 3 .负责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建立质量档案,定期向项目总工和上级质量管理部门上报质量情况; 4 .负责分项工程各工序、各隐蔽工程的图像资料记录; 5 .对不合格项应及时向项目总工和上级质量管理部门汇报,监督各专业工程师制定纠正措施,并协助进行质量损失的评估。 |
1.能熟练掌握运用国家颁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部颁的有关技术规程; 2.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的能力,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 3.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力 4.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质量缺陷的能力; 5.熟悉施工现场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 |
建筑材料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铁路轨道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 |
(二)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32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0学分)
根据国家教社科【2018-2号】《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文件指导,思政课共计5门,10学分,理论学分9,实践学分1。课程采用O2O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工具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贯穿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含1实践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形势与政策(1学分)、贵州省情(1学分)、生态文明教育(1学分)。
(2)通识课程(21学分)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及素质教育的需求,将应用文写作(2学分)、大学英语听说(4学分)、Office办公软件(4学分)、大学体育(6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职业生涯规划(1学分)、创新与创业(1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1学分)列为通识必修课,共23学分。
(3)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
公共选修课程为逻辑思维与表达(含普通话训练),共1学分。
3.专业课程(共56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共20学分)
必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识图 、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设法规、建筑CAD。
(2)专业核心课程(共28学分)
必修课程:工程地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桥涵工程施工技术、铁路轨道、工程变形监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技术
(3)专业拓展课程(8学分)
必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共4学分
选修课程:4学分
4.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见表3。
表3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核心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工程地质 |
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力学特性;常见工程地质病害。 |
2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
路基工程技术标准;路基工程施工测量;一般路基施工;特殊路基施工;路基附属工程施工;高速铁路路基施工;重载铁路路基施工;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预防;路基施工管理。 |
3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
城市轨道交通明(盖)挖法施工;浅埋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沉管法施工;高架结构;无砟轨道和无缝线路的施工技术;单轨交通;磁悬浮施工技术 |
4 |
施工组织与管理 |
施工组织概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 |
5 |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 |
掌握支架、拱架、模板、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等基本工艺、简支梁桥、拱桥的常用施工方法,涵洞、墩台的常用施工方法,悬臂施工技术,并简要介绍了连续梁的顶推施工技术和斜拉桥,悬索桥的常用施工方法。 |
6 |
铁路轨道 |
掌握不同类型的铁路轨道结构及部件;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无缝线路结构设计,特殊地段无缝线路的特点;道岔的基本构造、几何形位及轨道的连接;新线铺轨、铺道岔及铺碴整道;既有线路大修设计及施工;既有线养护维修等。 |
7 |
工程变形监测 |
在变形监测基础知识中重点介绍了变形监测的目的、意义、特点、分类、精度要求、观测周期、变形监测技术设计及总结报告等。在变形监测基本方法中,重点讲述了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等内容。在变形监测仪器中主要介绍了各种外部观测仪器、内部观测仪器、应力测量仪器等。 |
8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技术 |
主要从轨道交通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建设风险分析、施工过程控制、安装监控、施工监测、应急管理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辅以近年来发生的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典型事故案例,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全面加以阐述。 |
七、毕业要求
(一)毕业的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146学分,方能毕业。其中:第一课堂136学分,包括国家要求的劳动类课程(16学分)、跟岗实习(18学分)顶岗实习(18学分)、毕业设计(6学分)和第二课堂6学分、第三课堂4学分。
(二)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取得一种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方能毕业。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训、实验实训(包含劳动教育)、认知实习、定岗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
1.实验、实训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共计550学时,可以完成的项目内容和课程内容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学时)、大学体育(10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概论(32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识图(32学时)、工程测量(36学时)、建筑材料(36学时)、建筑CAD(36学时)、铁路路基路基工程施工技术(36学时、包含劳动教育4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36学时,包含劳动教育4学时)、施工组织与管理(36学时、包含劳动教育4学时)、桥涵工程施工(36学时、包含劳动教育4学时)、铁路轨道(36学时)、工程变形监测(1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技术(1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实训(18学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18学时)。
2.实验、实训在校外实验实践基地进行,共计462学时,可以完成的项目内容和课程内容有:专业专项实践(44学时)、跟岗实习(396学时)、毕业顶岗实习(396学时)。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可结合产教融合,联合产教融合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直接融入施工项目,积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利用企业在建项目,按照施工流程给学生安排毕业设计。
3. 社会实践(22学时)、跟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是理论课程的拓展与延伸,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跟岗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相关实践和实习严格执行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
社会实践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或者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的相关社会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后,提交相关社会实践报告,资料齐全完善方可通过。
跟岗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以学生自己应聘工程监理、施工相关岗位为主,以学校介绍安排实习岗位为辅。每个班级安排一位校内指导老师负责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寻找一名校外指导老师负责对具体岗位工作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后,分院安排相关实习答辩。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以学生自己应聘财会相关岗位为主,以学校介绍推荐实习岗位为辅。辅导员老师统筹规划与管理,学生在毕业当年的5月中旬需要提交顶岗实习报告,实习相关资料齐全完善才予以通过顶岗实习。
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
九、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方面。
(一)师资队伍
本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在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进行合理配置。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4名,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0:1(不含公共课),符合教育部规定。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本专业有“双师型”教师10名,占比53%,兼职教师来自于行业企业,且具有行业高级职称,兼职教师数量比例为18%,兼职课时量比例为10%左右。专任教师间、专兼职教师间、兼职教师间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实施,建立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协同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35间,均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校内实训室有:测量实训室、CAD操作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钢筋模型实训室、广联达软件实训室、BIM软件实训室、项目管理沙盘与招投标实训室、结构试验实训室、路桥实训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技能的训练场所(见表4)。建筑工程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引进企业与学校共建校外实训室,并多方面建立产教融合。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第七工程局二分局(国有企业)、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第七工程局试验检测研究院(国有企业)、湖北辉宏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鑫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贵州鑫东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成都凯盛测绘有限公司、贵州地矿测绘院(事业单位)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见表5)。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教学,增强专业技能,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表4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校内实验实践室
实验实践室 |
项目名称 |
测量实训室 |
建筑测量实训 |
CAD操作实训室 |
CAD画图实训 |
建筑材料实训室 |
建筑材料性能实训 |
施工工艺实训室 |
施工工艺实训 |
钢筋模型实训室 |
钢筋配筋实训 |
广联达软件实训室 |
造价软件实训 |
BIM软件实训室 |
BIM建模实训 |
项目管理沙盘与招投标实训室 |
沙盘模拟实训 |
结构试验实训室 |
建筑结构试验 |
路桥实训室 |
路基、桥梁、隧道施工及质量检测实训 |
表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校企合作单位(部分)
序号 |
合作类型 |
合作单位 |
1 |
实习合作,校外实训基地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 |
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第七工程局二分局(国有企业) |
3 |
湖北辉宏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
4 |
贵州鑫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5 |
贵州鑫东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6 |
成都凯盛测绘有限公司 |
7 |
贵州地矿测绘院(事业单位) |
(三)教学资源
1.校内实训室
本专业校内实训室共有12间,可供8门课程开展教学,可以在实训室完成的课程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识图(16课时)、建筑CAD(36课时、工程测量(18课时)、建筑材料(18课时)、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18课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18课时)、桥涵工程施工技术(18课时)、施工组织与管理(18课时)、铁路轨道(18课时)、工程变形监测(10课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技术(10课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实训(10课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10课时),实训室可为300人服务,利用率95%。
2.校外实训资源
本院与校外多家单位达成校企实训基地,可完成40%的实训操作,完成的课时量占总课程量的40%。
3.行业学院
无
4.教材征订
(1)教材征订
本专业所选教材均为高职高专专用教材,其中十三五规划教材占比达90%,省级规范教材占5%,校企合编教材达3%,其他教材占比2%,所有教材在国内同类专业编写靠前的占95%以上,多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西南交大出版社、中国建筑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合作,教材供给来源稳定,确保教材的按时、按量的到达,同时为保证教材质量,学院教师会及时跟进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材的选择,确保了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自编教材
无
5.其他资源
为保证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本专业内所有课程按照1:5的比例进行参考书籍的配比,并利用365大学教学辅助平台,结合OBE教学理念,开发在线课程,供教师上课使用和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为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图书资源(http://www.gzgszy.com/lib)开展自学。
(四)教学方法
本校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除理论授课外,还通过在实训室的实操来进行。授课过程中更多采用实训模式,实训比例50%左右。教学中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依托TronClass平台进行视频学习、考勤管理、互动等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度。学习安排分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线上部分主要为学生通过学院Tronclass学习平台完成课前预测问卷,课后的讨论、测试、作业。线下部分为课堂讲授、完成实训任务。
表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课程所适用的教学方法 (部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方法 |
1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
利用Tronclass教学平台,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分组、汇报PPT |
2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
利用Tronclass教学平台,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分组、汇报PPT |
3 |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 |
利用Tronclass教学平台,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分组、汇报PPT |
4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技术 |
分组、汇报PPT、项目调研 |
5 |
城市轨道交通制图与识图 |
翻转、以赛促课、分组 |
6 |
工程测量 |
翻转、以赛促课、分组 |
(五)学习评价
按照学校对学生“上学即上班”的要求,加大学生过程性评价的占比。根据学生在日常出勤、平时作业和综合评价的表现,采用Tronclass平台中的作业互评、测试、分组报告和讨论发帖等形式完成对学生过程性评价,此部分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期末项目考核、阶段项目考核和企业项目测评占总成绩的70%。每学期学生至少完成三个阶段性项目任务,考核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六)质量管理
为保证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我校在统一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采用三级管理机构对教学的实施进行过程监控。
1.学校教学质量管控
为了维护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规范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中心,对全校的教学进行过程性监督,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实施和调整修改,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程序,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评价体系。
2.各分院对教学质量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是我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二级学院主要通过给各专业教师匹配与之相符的课程任务,通过各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过关率在90%以上来要求各课任老师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3.各分院系对教学质量的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监控和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院系主要通过各位老师制定好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考试大纲、考试题库等措施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十、第二、第三课堂
本专业通过社团活动、专业比赛、学术讲座等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给予学生思想上和行动上成才就业的指导,形成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训、各种社会活动的第三课堂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本专业学生需获得第二课堂6学分、第三课堂4分才能达到合格毕业生条件。具体要求参照《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第二、第三课堂管理办法》及其附表。
十一、学分、学时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由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构成。
第一课堂共2656学时,136学分,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任选课、专业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第二课堂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活动,共6学分;
第三课堂包含社会实践,共4学分。
具体学分、学时结构分配详见表详见附表1。
十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表4 学生在校期间获可得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颁发机构 |
证书用途简介 |
建议考取学期 |
类型 |
1 |
施工员证书 |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部 |
该证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施工员职业资格。 |
第6学期 |
必考 |
2 |
安全员证书 |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部 |
该证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安全员职业资格。 |
第6学期 |
推荐 |
3 |
预算员证书 |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部 |
该证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预算员职业资格。 |
第6学期 |
推荐 |
4 |
二级建造师证书 |
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共同颁发的 |
该证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建造师职业资格。 |
第6学期 |
中职必考 |
5 |
BIM技能等级证书 |
中国图学学会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 |
该证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BIM工程师职业资格。 |
第5学期 |
推荐 |
十三、附表
附表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学分、学时结构表
附表2: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课堂)
附表3: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学分达标进度表
附表4:集中实践环节一览表
附表5: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附表6:专业选修课一览表
附表7: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申请审核表
附件: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第二、第三课堂管理实施细则
附表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学分、学时结构表
形式 |
类别 |
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学分小计 |
占总学分比例(%)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第一课堂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31 |
21.23% |
588 |
308 |
280 |
22.14% |
选修 |
1 |
0.68% |
18 |
18 |
|
0.68%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0 |
13.70% |
344 |
172 |
172 |
12.95%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8 |
19.18% |
504 |
288 |
216 |
18.98% |
专业拓展课 |
必修 |
4 |
2.74% |
72 |
36 |
36 |
2.71% |
选修 |
4 |
2.74% |
72 |
72 |
|
2.71% |
课内小计 |
88 |
60.27% |
1598 |
894 |
704 |
60.17% |
入学教育与专业导论 |
必修 |
—— |
|
8 |
8 |
|
0.30% |
军事训练 (军训) |
必修 |
2 |
1.37% |
44 |
|
44 |
1.66% |
社会调查及认知实习 |
必修 |
1 |
0.68% |
22 |
|
22 |
0.83% |
专业专项实践 |
必修 |
2 |
1.37% |
44 |
|
44 |
1.66% |
跟岗实习 |
必修 |
18 |
12.33% |
396 |
|
396 |
14.91% |
安全教育 |
必修 |
1 |
0.68% |
16 |
|
|
0.60% |
毕业作业 (设计) |
必修 |
6 |
4.11% |
132 |
|
132 |
4.97% |
毕业(顶岗)实习 |
必修 |
18 |
12.33% |
396 |
|
396 |
14.91% |
实践、实习学时小计 |
48 |
32.88% |
1058 |
8 |
1050 |
39.83% |
第二课堂 |
必修 |
6 |
4.11% |
|
—— |
—— |
|
第三课堂 |
必修 |
4 |
2.74% |
|
—— |
—— |
|
总计 |
146 |
100.00% |
2656 |
902 |
1754 |
100.00% |